(ZZ)哈利波特的精神分析解读

这篇文章酝酿很久了。 正式开始之前(zhī qián)先声明一下,免得招来某些除了审判(shěn pàn)他人之外没别的事可干的蚊虫叮(dīng)我:这篇文章将会 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xì liè xiǎo shuō)做一些非常有争议的解读,不(bù)喜欢奇怪思想的哈迷请绕行。本文(běn wén)所阐述的所有观点,只是为了给(gěi)各位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读哈利波特(tè)小说的思 路,而不应视为任何(rèn hé)意义上的论断。They are merely my OPINIONS, not STATEMENTS in any sense. 先聊聊我的(de)哈利波特情结。哈利波特系列是我(wǒ)读得最熟的小说。确切地说,应该(yīng gāi)是“听得最熟”。小学升初中的时候(shí hòu) 开始看第一部《魔法石》,一直到大学看(kàn)完最后一部《死亡圣器》,主要消费形式(xíng shì)从中文版变成了英文版,从纸质书📖(shū)变成了有声书📖。中文版我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rén mín wén xué chū bǎn shè)的 全集;英文版有三四本,是从师大(shī dà)二手书📖摊上淘来的。这十来本书📖,每本我(wǒ)平均看过三遍左右。Jim Dale的英文有声书📖则(zé)是在从蛋蛋网(感恩……)拖下来的(de),我已经数不清自己听了多少遍(biàn)。当年准备托福的时候当作听力材料(cái liào)来听,后来就逐渐变成了打发(dǎ fā)无聊 时光的工具——做饭的时候,吃饭(chī fàn)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开车的时候(shí hòu),玩没有对话音轨的游戏的时候(shí hòu),哈利波特都是我首选的背景“音乐(yīn yuè)”之一。到美国之后,这些 时间加起来(qǐ lái)平均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duō)。这几年我其实听了很多有声书📖(yǒu shēng shū),但哈利波特是为数不多的我愿意反复(fǎn fù)听的材料之一。一是因为有趣;二(èr)是因为听得遍数 太多,中间可以随便(suí biàn)走神。我对这个系列中的细节(xì jié)熟到什么程度呢?我知道邓(dèng)布利多最喜欢的果酱口味是(shì)什么,我记得纳威的奶奶全名是什么(shén me),我知道小偷蒙顿格斯 的名字第一次(dì yī cì)出现在哪里,我能不假思索地列举出(chū)至少三处小说情节的逻辑硬伤,连胖(lián pàng)夫人的密码我都背过了好几个(hǎo jǐ gè)…… 同一个材 料处理遍数多了,你(nǐ)就会情不自禁地变换解码方式和(hé)审视角度,从而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bù tóng)层次。漫长的哈利波特听读史让我(wǒ)发现了这个系列的无数槽点(diǎn)。这篇奇文 的目的就是跟各位分享(fēn xiǎng)其中最出格的一组。这篇文章我(wǒ)本来想用英文写,因为英文版听得(tīng dé)多,好多槽是在脑海里用(yòng)英文吐的。不过后来忽然意识到(dào)一个很囧的事实: 由于很多年只(zhǐ)听不看,书📖里的很多人名和(hé)罗琳阿姨发明的名词我都不会(bú huì)拼,所以还是决定用中文,but if at some point I cannot help myself and start to use English like I’m now, please just bear with me. Your patience is deeply appreciated. 好了(le),废话说得够多了,下面就开始哈利波(hā lì bō)特的精神分析之旅。 一、弑父 弑 父(fù)情结是最早引起我注意的弗洛伊德(fú luò yī dé)式的槽点。我就是以此为(wèi)突破口开始用精神分析视角品味哈利波特(tè)的。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弑父情节(qíng jié)太多了。首先列举几个最直接 的(de):小里德尔杀了老里德尔,小克劳奇(kè láo qí)杀了老克劳奇,艾瑞奥娜(邓布利多(duō)的妹妹)杀了她妈。再举两个(liǎng gè)相对间接的:小天狼🐺星恨他父母,斯内(sī nèi)普恨他爸。最后是我 发掘出来的(de)象征性弑父:斯内普杀了邓布利多(duō),哈利恨斯内普(最重要的一个父子(fù zǐ)组合),詹姆斯恨斯内普,伏地魔杀了(le)斯内普。后面这几组在多数人看来(kàn lái)可能跟弑 父没什么关系。别急,听(tīng)我慢慢道来。 弗洛伊德曾经用他(tā)的理论分析过《哈姆雷特》,认为《哈姆雷特》就是(jiù shì)个弑父的故事。哈姆 雷特要杀死其(qí)叔父为父报仇,但是却屡次在纠结(jiū jié)中错过良机。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因为哈姆雷特(hā mǔ léi tè)的叔父实现了哈姆雷特弑父娶母的(de)欲望。哈姆雷特在复仇方面的优柔寡(guǎ) 断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比他(tā)要惩罚的罪人强多少。我在(zài)解读哈利波特的过程中用了类似(lèi sì)的思路。虽然我觉得直接说哈利波(hā lì bō)特也是个弑父的故事有点(yǒu diǎn)过于极端了, 但是不可否认弑父是其中(qí zhōng)一个非常关键的主题。弗洛伊德个人和(hé)他所处的文化环境都有很(hěn)强的大男子主义色彩,所以他的理论(lǐ lùn)视角是极为男性化的。哈利波特的(de)作者 是个女人👩,而且一定程度上(shàng)是个女权主义者,所以她的精神体验(tǐ yàn)不见得会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式的定义。从(cóng)精神分析的视角看,我认为哈利波特是(tè shì)个关于内心挣扎和人 格成长(chéng zhǎng)的故事,一个非常政治正确的、文明(wén míng)教化战胜原始欲望、正能量征服负(fù)能量的故事,而弑父冲动是被(bèi)征服一方中的一股核心力量。 哈(hā) 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父子矛盾主要(zhǔ yào)发生在哈利和斯内普之间。哈利波特(tè)最后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和(hé)我前室友去电影🎬院看了3D版(D bǎn),回来的路上我室友问我:“I don’t understand. Was Snape Harry’s real father?”我(wǒ)说:“No, that’s too much for a children’s story.”斯内普确实不是哈利的父亲。然而(rán ér)不是亲爹胜似亲爹。用弗洛伊德的视角(shì jiǎo)看,哈利名义上的父亲詹姆斯·波特(bō tè)根本不符合“父”的标准。弗洛伊德认(rèn) 为,在儿童心目中,父的形象(xíng xiàng)意味着权威、力量和道德约束,它来源于(lái yuán yú)原始父权社会中部落首领的意象(yì xiàng):一个年长的、强有力的男性霸占着(zhe)资源和女人👩,统治约束其 他年轻(nián qīng)男性。这个父的形象在人格发育(fā yù)过程中逐渐发展为超我。詹姆斯(zhān mǔ sī)除了和莉莉睡💤一床🛏️之外,以上标准(biāo zhǔn)一条都不符合。 因此詹姆 斯并(bìng)不能算是哈利的“父”。从小说对(duì)詹姆斯的正面、侧面描写来看,詹姆斯更(gèng)像是主角自我的延伸,哈利的理想(lǐ xiǎng)自我。在外貌设定上,罗琳反复强调哈利(hā lì)长得非常 像詹姆斯。而哈利和詹姆斯(zhān mǔ sī)的相似绝不仅限于外貌。詹姆斯的两位(liǎng wèi)老友小天狼🐺星和卢平对哈利的态度(tài dù)就很能说明问题。小天狼🐺星几乎就是(jiù shì)把哈利当做詹姆斯再世来对 待(dài)的。这种倾向在第五部《凤凰社》里达到(dá dào)了顶峰。韦斯莱太太反对把凤凰社的(de)信息告诉哈利的时候就极为明确(míng què)地指出:“Sometimes the way you talk about him, it’s as though you think you got your best friend back!”在组织邓布利多军的(de)过程中,赫敏也说过小天狼🐺星有时候(yǒu shí hòu)分不清哈利和詹姆斯(原文记不清了)。小天狼🐺星(xiǎo tiān láng xīng)自己在哈利警告他不要离开凤凰社(fèng huáng shè)总部之后 则说:“You are less like your father than I thought.”卢平则至少两次明确(míng què)提到哈利和詹姆斯的相似:一次是(shì)第六部圣诞节,卢平和哈利在韦斯莱家谈话(tán huà),哈利说卢平不过是个有“麻烦(má fán)”的正常人之 后(“Sometimes you do remind me of James”);另一次是第七部(dì qī bù)开始,疯眼汉穆迪牺牲,哈利表示他信任(xìn rèn)所有护送他的人之后(“I think you are like James”)。这两个(liǎng gè)细节明显都反映出哈利和詹姆斯(zhān mǔ sī)在人格和价值观上的相似。哈利(hā lì)一直也把詹姆斯当做自己的人生(rén shēng)榜样:第四部中面对刚刚复活的伏(fú)地魔,哈 利想到最多的是(shì)他的父亲。第五部中哈利在冥想(míng xiǎng)盆里看到詹姆斯欺负斯内普的场景,第一次(dì yī cì)对詹姆斯产生怀疑(此处书📖中也明确(míng què)写道哈利一直以自己与父亲的(de)相似为 自豪),而这段时间也恰恰(qià qià)是哈利自我同一性危机最严重的(de)时期。And the clearest demonstration of what James really is to Harry appeared in the third volume when Harry conjured a powerful Patronus, saving his godfather and friends. It was a moment of self-actualization for Harry. That Harry who was so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that he was able to drive hundreds of Dementors away was at the best of himself. And at that very moment, Harry recognized himself as his father. 以上所有表现都支持詹姆斯是(shì)哈利的理想自我这一思路。当然了(le),孩子👶把父亲当做人生榜样并不是(bú shì)什么反常的事,孤儿把素未谋面的(de)父亲理想化也是很符合精神分析 理论(lǐ lùn)框架的现象。But James as a father figure to Harry is at the most incomplete. He certainly does not qualify as a father figure in a psychoanalytical Oedipus complex. 同样的道理,我也(yě)不认为小天狼🐺星和卢平可以算作是(shì)哈利的“父”。因为这两位都更(gèng)多地把哈 利当做朋友,而且(ér qiě)他们和莉莉的关系也没有任何(rèn hé)性意味。这样算来算去,就只有斯内普最(zuì)符合“父”的标准。斯内普是对哈利(hā lì)最严厉、给了哈利最多苦头(kǔ tóu)的老师🧑‍🏫,也 是最令哈利畏惧的(de)老师🧑‍🏫。哈利对斯内普的这一态度(tài dù)非常重要。虽然小说中反复强调哈利和斯内(hé sī nèi)普之间的相互厌恶,但是仔细一读(yī dú)就会发现,哈利很长一段时间内见到(jiàn dào) 斯内普的第一反应都是惧怕。这种(zhè zhǒng)情绪是在小天狼🐺星牺牲、哈利经历的(de)重要成长之后才转变成愤怒和仇恨(chóu hèn)的,与一个孩子👶对令人失望的(de)父亲的感情非常相似。另外, 从魔(mó)药💊到大脑封闭术到无声咒,斯内普(sī nèi pǔ)其实也传授给哈利很多本事,虽然多数(duō shù)时候传授效果都因为双方的负面(fù miàn)情绪而大打折扣。但这也算的(de)上是很典型的一种问题父(fù) 子的特征。在第六部结尾斯内普逃离(táo lí)霍格沃茨的时候,斯内普一面阻挡哈利(hā lì)的咒语一面斥责哈利不会无声咒(zhòu),此处严父的形象已经表现得十分(shí fēn)鲜明。而当哈利不被仇 恨(hèn)所蒙蔽的时候,他发现斯内普其实(qí shí)是个才华横溢的好老师🧑‍🏫,而且从(cóng)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半血🩸王子(wáng zǐ)的魔药💊书📖)。抛开家庭矛盾之后,孩子👶(hái zi)发现自己一直讨厌的老 爹其实是(shì)个很牛🐮逼的人,这种情节(qíng jié)也已经是陈词滥调了。 最后,斯内普与(yǔ)莉莉的关系是这个拼图中最(zuì)关键的一块。不知道有多少人(rén) 和我一样看完第七部之后觉得(jué de)莉莉明明应该跟斯内普在一起,而不是(bú shì)莫名其妙地就嫁给了詹姆斯。完美的(de)莉莉和完美的詹姆斯,金童玉女生下了(le)光芒万丈的主角:我 怎么看怎么都(dōu)觉得这是孩子👶气的一厢情愿。哈利波特七部(qī bù)书📖里对詹姆斯和莉莉的恋情没有(méi yǒu)一点正面描写。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méi yǒu)必要么?会不会也是因为作者根本(gēn běn)写 不出来呢?选择了精神分析的(de)视角之后,对这种违和感就有了(le)一个很明显的解释:詹姆斯娶莉莉(lì lì)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实现,弑父娶母壮举(zhuàng jǔ)最后达成。根据弗洛伊德的理 论,俄狄浦斯(é dí pǔ sī)式的父子矛盾继承自原始父系社会(fù xì shè huì)中老部落领袖与部落年轻男性成员(chéng yuán)的矛盾。老部落领袖支配着部落(bù luò)中包括女人👩在内的所有资源,对(duì)逐渐成长的年轻人 心怀戒备,处处加以控制(jiā yǐ kòng zhì);而年轻人则为了夺取资源而对(duì)领袖的专权发起挑战,最终夺取主导地位(zhǔ dǎo dì wèi)。前面我已经分析过了,哈利和(hé)詹姆斯父子其实是二而为一(yī)的。詹 姆斯就是成人版的哈利。小说(xiǎo shuō)中斯内普对哈利的厌恶,以及随之引起(yǐn qǐ)的哈利对他的回敬,其源头(yuán tóu)都在于斯内普与詹姆斯之间的矛盾(máo dùn)。A disappointing father who is unworthy for the woman he is with, defeated by a righteous, noble, popular, cool, grown-up self, I really cannot find a better example for stories of Oedipus complex. 传统精神 分析理论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shì)男孩👦的专利。女孩👧则会相对地(dì)发展出“阳具妒羡”和“厄拉克特拉(lā)情结”(恋父)。但是我前面提到了弗洛伊德(fú luò yī dé)和维多利亚时代欧洲的 男权主义局限(jú xiàn),我个人认为女性也有产生俄狄浦斯(é dí pǔ sī)情结的可能,虽然形式可能和经典(jīng diǎn)形式不太一样。罗琳从小与他父亲(fù qīn)的关系就非常差。后来罗琳的(de)父亲将一本罗琳 题字赠给他作为(zuò wéi)个人礼物的哈利波特公开拍卖,罗琳(luó lín)因此彻底与父亲断绝了关系。罗琳(luó lín)的母亲死于多发性硬化症,一种慢性(màn xìng)神经系统病。母亲死后不到半年,罗琳的(de) 父亲就与小他八岁的秘书📖(mì shū)结婚🎎。罗琳和母亲的感情很深。她(tā)曾经在采访中提到,母亲的去世(qù shì)使她对哈利有关丧失亲人的(de)感受有了更好的把握。虽然没有(méi yǒu)直接证据,但 我认为在母亲久病(jiǔ bìng)期间,罗琳可能对父亲的产生了(le)种种失望情绪。而罗琳的第一任丈夫(zhàng fū)也是个有家庭暴力倾向的男人👨(nán rén)。据说家庭暴力正是罗琳带着女儿👧离开(lí kāi)丈夫的原 因。有了这些经历(jīng l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哈利波特系列中会(zhōng huì)有这么多令人失望的父母。Have the a little girl Rowling ever imagined,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growing up into a hero like Harry, defeating her father and saving her mother? Have the wife Rowling who suffered from domestic violence ever imagined a knight in shining armor like James coming to replace her unworthy husband? These are bold questions. My friends sometimes are surprised by how accurate I evaluate people whom I’ve never met based limited information; but sometime they are also surprised by my self-assertion in making absurd suggestions about people I barely know. Now you might have a better idea why. This is how I think. A tip of the iceberg. 二(èr)、哈利为什么不能娶赫敏 有 个同名(tóng míng)的帖子曾经在人人上风行一时。不过(bù guò)那个帖子的主要目的是借哈利波(hā lì bō)特的框架介绍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知识(zhī shí)。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真的要分析原作的(de)人物 关系,而且很明显也没怎么(zěn me)看过小说原文(引用的全是电影🎬里(lǐ)的情节)。我这里是真的想谈一谈(tán yī tán)哈利和赫敏的关系。哈利为什么不能(bù néng)娶赫敏?有了弑父情结的分析(fēn xī)之 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有一个(yí gè)非常简单的答案:因为赫敏一点都不(bù)像莉莉。不过在诉诸于这个简单(jiǎn dān)粗暴的思路之前,我还是想先认真(rèn zhēn)分析一下哈利这个人物。 哈 利是(shì)一个性别负荷非常弱的角色。当然(dāng rán),作者将他设定为一个男孩👦,因而赋予(fù yǔ)了他很多男孩👦特有的行为特征(tè zhēng)。但是组成这个人物形象的绝大多数核心元素(yuán sù),在现代文 化的框架下是很(hěn)中性化的:勇气、正义感、忠诚、利他精神、叛逆(pàn nì)精神、直觉、冒险精神,这些特质都完全(wán quán)可以移植到一个宫崎骏式的女主角(nǚ zhǔ jué)身上。相比之下,像詹 姆斯·邦德或者超人(chāo rén)这样非常男性化的形象,如果改变其(qí)性别,整个人物就不再成立了。哈利(hā lì)的中性化可能与哈利波特系列在(zài)写作之初就被定位成儿童读物不(bù)无关 系。但我觉得更重要的(de)是取决于作者设计这个角色所依据(yī jù)的原型。我这里所说的原型是(shì)广义的,不单指现实人物原型。哈利(hā lì)没有现实原型,这一点从罗琳自述(zì shù)的创作 经历中看得出来。哈利是个(gè)理想化、符号化的角色,是罗琳所珍视(zhēn shì)的诸多优秀精神的集合和化身(huà shēn)。罗琳少年时代的偶像是一位女摄影师(shè yǐng shī)。这位女性在西班牙内战期间 顶着(zhe)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来自(lái zì)家庭的压力扛起相机奔赴前线,拍摄了(le)很多出色的照片,留下很多宝贵的(de)战地记录。以前有人对哈利波特小说(xiǎo shuō)做过符号学角度的分 析,证明罗琳(luó lín)是个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人。考虑(kǎo lǜ)到罗琳的个人经历和她的人生(rén shēng)榜样,这种倾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很多(hěn duō)女性作家笔下的理想化男主角都是(shì)作者的梦中情 人,是她潜意识(qián yì shí)中的阿尼姆斯原型。但哈利(hā lì)不是。Harry is part of Rowling’s self, a part that she can connect to greater powers through her passion and love. He is the very best she can do, the most glorious agent she can enable, the Christ in the world she created. He shines on behalf of her. He is her most beloved son. 而赫敏和罗恩都是有现实(xiàn shí)原型的。罗琳曾经明确表示过,赫敏(hè mǐn)的原型就是她中学时代的自己(zì jǐ),循规蹈 矩,书📖卷气很重;而罗恩的原型(yuán xíng)则是她少年时代的一位好友。让(ràng)有现实原型的人物和理想化的(de)人物之间发生关系是很费脑筋的(de)。如果是现实人物和现实人物之间(zhī jiān)的故 事,有现实生活可以参照;如果(rú guǒ)是理想人物和理想人物之间的(de)故事,有文学史上大量的经典旋律(xuán lǜ)供你不断变奏。但如果是现实(xiàn shí)人物和理想人物之间的故事,基本(jī běn)就靠 个人幻想了。具体到浪漫(làng màn)关系的描写,如果主角是作者的(de)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还可以直接(zhí jiē)把性幻想写出来,而像哈利和(hé)赫敏这种……It’s just plain awkward… 罗琳给哈利配的恋人(liàn rén)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人物。金妮热情(rè qíng)、开朗、叛逆,性格与赫敏形成鲜明的(de)对 比。而且金妮长得非常好看(赫敏长(hè mǐn zhǎng)得很一般,这一点小说中描写(miáo xiě)得很明确。不要被大美女Emma Watson误导了(le))。如果你在大五人格量表上给(gěi)哈利、金妮和赫敏分别打分,你会(huì)发现哈利和金妮的相似度远高于(yuǎn gāo yú)哈利与赫敏的相似度。小说中(zhōng)对莉莉的正面描 写虽然不(bù)多,但是从这些有限的信息来看(lái kàn),莉莉的个性似乎也更像金妮(jīn nī)而非赫敏。It’s pretty obvious who the chosen one is. 三、伏地魔 斯内普最后死(sǐ)在伏地魔手上。Yeah, who else could it be? 善与善(shàn)之间残杀只会发生在严肃悲剧里(lǐ),哈利波特作为一个儿童故事还不至于(bù zhì yú)走那么远。正剧和喜剧中不能(bù néng)提出无解的伦理问题,所以冲突只能(zhǐ néng)发生在善恶之间,善 最终会战胜(zhàn shèng)恶。即使善不得不为正义事业牺牲,这笔(zhè bǐ)账也只能算在恶的头上(tóu shàng)。因此伏地魔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le)哈利波特系列中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zuì kuí huò shǒu)。 在 我看来,伏地魔是一个非(fēi)典型性的阴影原型。按照荣格的理论(lǐ lùn),阴影是一个人潜意识中不被(bèi)自我所承认和接纳的成分。所以(suǒ yǐ)阴影往往充斥着原始欲望、暴力冲动(chōng dòng)等等 负面力量。依照一般的伦理标准(biāo zhǔn),阴影是邪恶的。但阴影同时也(yě)非常强大。伏地魔在很多方面非常(fēi cháng)符合阴影的特征。他和哈利有(yǒu)颇多相似之处——从身世经历到个性(gè xìng) 特征,都有点“主角的邪恶版本”的(de)味道。哈利和伏地魔之间还有(hái yǒu)一条灵魂纽带,使得哈利能在梦(mèng)中看到伏地魔的思想和情绪(qíng xù)。这一设定中的精神分析意味之浓烈(nóng liè), 已经像陈年威士忌的橡木味一样(yī yàng)直冲口鼻。梦境本来就是精神分析的(de)主场。你只要稍微仔细地读一读小说(xiǎo shuō)中描写的哈利的梦境(我指(zhǐ)一般梦境,不是伏地魔思想传输 的(de)那一种),就会发现罗琳和多数(duō shù)现代作家一样,在处理与精神分析的(de)关键词有关的主题时深受精神分析思想(sī xiǎng)的影响。 伏地魔鄙视 爱💗、亲情、信任(xìn rèn)等等亲社会的力量,并且最终被(bèi)哈利以这些力量击败,但是他并(bìng)不是一切丑恶的集合。我看过一个(yí gè)乌姆里奇的Meme,在乌姆里奇的大脸(dà liǎn)周围写着 “Let’s be honest. You want her dead more than Voldemort.”我猜恨乌姆里奇(lǐ qí)胜过恨伏地魔的哈迷大概(dà gài)不在少数。乌姆里奇身上的丑恶基因似乎(sì hū)比伏地魔身上更多。伏地魔(mó)的邪恶像《连城诀》里的血🩸刀 老祖(lǎo zǔ)一样,是光明正大的恶,是一种极端(jí duān)的毁灭性力量。这种直白的恶又(yòu)与阴影的特征相吻💋合。阴影是潜意识(qián yì shí)中的结构,如果把荣格和弗洛伊德(fú luò yī dé)的理论交叉一下,可 以认为阴影(yīn yǐng)是本我的一部分。潜意识中的(de)冲动是原始的,不会规避或者利用(lì yòng)社会伦理规则。阴影可能会有很多(hěn duō)邪恶性质,但它绝不会是虚伪的(de)。 为 什么说伏地魔非典型呢?首先(shǒu xiān)是因为他太清心寡欲。阴影应该是个(gè)充满原始欲望的原型,然而伏地魔(mó)的占有欲却非常弱,不贪财不(bù)好色,只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才表(zhōng cái biǎo) 现出些许的贪婪(我并不认为他对(duì)永生的执着是贪婪的表现,这(zhè)一点下面会详细说)。对个人力量(lì liàng)的贪婪是绝大多数邪恶领袖形象的(de)共同特征,在这一点上伏地魔表(mó biǎo) 现得也很克制。他的强大法力(fǎ lì)完全是建立在他的天才禀赋(bǐng fù)和后天努力💪之上的,就连第七部(dì qī bù)中追求长老杖的初衷也是(shì)为了杀掉哈利,而不是单纯想变得(biàn dé)更强。 Again,这个禁欲版的阴影可能还是(hái shì)因为哈利波特的定位是儿童故事(gù shì),作者没有放开写。但它也可能(kě néng)和作者的价值观有关系。The Rowling I know is definitely a liberal. 西方左派(zuǒ pài)人士思想都很开放。阴影是自我(zì wǒ)所不能接受的成分的集合,所以(suǒ yǐ)罗琳大概不会花很大功夫把她(tā)能够悦纳的欲望往伏地魔身上(shēn shàng)安。作为自由派人士的罗琳大概 不(bù)觉得肉欲(看看阿不福思……)或者爱💗财(看看韦斯莱(wéi sī lái)双胞胎)有什么不可接受的,甚至追求(zhuī qiú)力量也没什么不好(看看邓布利多(duō)),只要这种力量不是毁灭性的 (黑魔法)。伏地(fú dì)魔的第二个非典型特点是邪恶领袖(lǐng xiù)身份。也许是因为取样偏差,我总觉得(jué de)典型的阴影原型都是独来独往的(de),世俗卷入程度很低。然而不得不承认(chéng rèn), 伏地魔作为组织领袖非常不称职。人人(rén rén)上曾经有一个帖子分析罗琳如何(rú hé)不会塑造坏人,其中考虑到的因素(yīn sù)虽然有限,但不少观点还是很中肯(zhōng kěn)的。伏地魔不会用人(经 常派一帮(yī bāng)傻逼去执行关键任务)、不会管理(guǎn lǐ)公众形象(想要征服世界🌍哪能让全世界🌍人(rén)都认为你是个魔头),还为了(wèi le)个人兴趣反复动用组织力量,不仅牺牲了(le)大量组织 利益,而且暴露了个人弱点(ruò diǎn)。Before I start to attack her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evil, I have to give Rowling the benefit of doubt and play the “children’s book” card again. Maybe she didn’t want to try too hard and tell the kids the cruel truth: “You think murdering an innocent person with your own hands is bad? Well, let me show you how a real devil can let millions of people starve to death and even eat each other by kicking back in his office and issuing orders.” Yeah, maybe this is too much for those bourgeois children. But to be honest, I think that with her father and her first husband both being jerks, Rowling just doesn’t get (and perhaps doesn’t want to get) how the masculine side of the world really works. Rowling’s description of organized crime was laughable. And look at the ball game she created! No real sports fan in their right mind would come up with a game where one player can largely determine the result, BY DESIGN! 罗琳大概也知道写权术是自己(zì jǐ)的弱项,或者知道哈利波特不能写成(xiě chéng)犯罪小说,所以尽最大可能回避了(le)对食死徒组织活动的直接描述。总的来说(zǒng de lái shuō),伏地魔一辈子就在做 两件事,一是(yī shì)追求永生,二是建立以他自己为(wèi)核心的食死徒领导下的纯血🩸巫师(wū shī)专政。罗琳对伏地魔的正面描写(miáo xiě)中,多数笔墨都花在了前者(qián zhě)上面,这使得伏地魔的形象 非常(fēi cháng)个人化,也从而有了更多阴影(yīn yǐng)的味道。 伏地魔两大追求,或者说两大(liǎng dà)罪孽,反映出他身上占主导地位的(de)两个需求,同时赋予了 这个人物异常(yì cháng)清晰的生命主题。首先,对永生的(de)追求反映出安全需求。在马斯洛的(de)需求金字塔模型中,安全需求是仅次于(jǐn cì yú)生理需求的一个基本需求。最近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进化(jìn huà)心理学家Douglas Kenrick从进化的角度对马斯洛的(de)金字塔进行了翻新(Kenrick, Griskevicius, Neuberg, & Schaller, 2010. 文章写得很(hěn)精彩,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kàn kàn)),安全(Self-protection)需求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dì wèi)。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原始(yuán shǐ)、最强大的情绪 之一,如果这股(gǔ)力量发展成为扭曲的心理结构,那么(nà me)它理所当然应该是阴影的一部分。伏地(fú dì)魔对死亡的恐惧是他极端(jí duān)自私的根源。他为了永生不但投入(tóu rù)大量时间精 力、甘冒奇险探究黑魔法(hēi mó fǎ),而且不惜多造杀孽。伏地魔对杀死(shā sǐ)哈利的执着同样是出于对死亡(sǐ wáng)的恐惧,而他为了杀死哈利付出(fù chū)的努力💪(试图盗取预言球、绑架奥利(ào lì)凡 德、寻找长老杖、围攻霍格沃茨(wò cí))一点都不比他在魂器上花(shàng huā)的功夫少。正如我前面提到的(de),罗琳对伏地魔活动的所有直接(zhí jiē)描述几乎都是围绕征服死亡这(zhè)一个主题进行 的。对于多数寓言型(xíng)的文艺作品来说,死亡都是一个绕不开(rào bù kāi)的话题。根据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人类建立文明的一大(yī dà)动机就是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rén lèi)通过劳动和繁殖创造出能超越有限(yǒu xiàn)生命持续存在的事物,从而在某种意义(mǒu zhǒng yì yì)上延续自己的存在。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框架下的(de)研究发现,人面对死亡恐惧的时候(shí hòu)有两种自然反应,一是hold on to one’s cultural world view,比如对伦理(lún lǐ)信条、宗教信仰更加坚信,对事业更加执着(zhí zhuó);二是want to feel more connected to others,比如对亲情更加珍视,有联系(lián xì)家人朋友的冲动。这两种方案都(dōu)是理性的、适应性的,是原始冲动(chōng dòng)与现实相妥协的结果。伏地魔(mó)对抗死亡的方法在现实 世界🌍显然(xiǎn rán)是行不通的。他的行为象征着(zhe)人类征服死亡的原始欲望未受到(shòu dào)现实收束时的形态。追求永生看起来(kàn qǐ lái)毕竟是克服死亡恐惧的最直接(zhí jiē)方式。根据罗琳人生经历, 我认为强烈(qiáng liè)的自我保护需求或者说安全感的缺乏(quē fá)可能是困扰她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xīn lǐ yīn sù)——不称职的父亲、暴力的丈夫还有单身(dān shēn)妈妈👩的经历加在一起,很可能导致罗琳(luó lín)对 威胁和伤害非常敏感,也可能(kě néng)是她离婚之后罹患抑郁症的原因(yuán yīn)之一。安全感的缺乏常常会波及到(dào)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受害者变得(biàn dé)很难相处,甚至变得十分令人 不快。换句话说(huàn jù huà shuō),缺乏安全感的人高度激活的自我(zì wǒ)保护需求常常会伤害到身边的(de)人。从罗琳后来的成就来看,她(tā)大概最终战胜了早年人生坎坷对(duì)她带来的不良影响。 但这并不(bù)妨碍她把这种负面因素以极端(jí duān)的形式,伏地魔的形式表现在(zài)写作中。哈利战胜死亡的方式与(yǔ)伏地魔追求永生的方式之间(zhī jiān)的对比,也许就是罗琳内心挣扎的(de)一 种写照。 伏地魔的第二大(dà)罪恶,是将麻瓜视为劣等人类,将(jiāng)其他魔法种族视为劣等种族,试图建立(jiàn lì)纯血🩸巫师的统治地位。这反映出(chū) 的是尊重或者说地位需求。罗琳对伏(duì fú)地魔的事业描写比较间接,但(dàn)这毕竟是故事的一条主线。相信(xiāng xìn)很多哈迷都会认为,伏地魔的(de)纯血🩸主义影射了种族歧视。我认为罗(luó) 琳可能的确从现实中的种族歧视(zhǒng zú qí shì)问题汲取了很多灵感,但是种族问题并(bìng)不是伏地魔纯血🩸主义的起源与(yǔ)核心。伏地魔对纯血🩸的崇尚是从(shì cóng)他对麻瓜父亲和麻瓜孤儿院的(de)仇 恨开始的。而麻瓜和巫师(wū shī)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种族差别。这里(zhè lǐ)我们触及了哈利波特系列里的(de)另一组重要象征:什么是魔法?什么是(shì)巫师?巫师和麻瓜之间的区别到底(dào dǐ)象 征着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wǒ men)不妨先从最典型的麻瓜德斯(dé sī)里一家入手。德斯里一家是什么样(shén me yàng)的人?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gài kuò)他们的特点,那就是“俗”。德斯里(lǐ)一 家现实、循规蹈矩,对超常规的事物(shì wù)极度反感,崇尚世俗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jià zhí)标准,总之是俗不可耐。关于麻瓜的特点(tè diǎn),骑士公共汽车🚗的售票员斯坦利·桑派克有(yǒu)一 段非常到位的点评: Harry: "How come the Muggles don’t hear the bus?" Stan: "Them! Don’t listen properly, do they? Don’t look properly either. Never notice nothing, they don’t." 斯 坦(tǎn)这段话,用来形容那些听着莫扎特打瞌睡💤(dǎ kē shuì)、在现代美术馆里一脸不屑的人(rén)是不是很恰当呢?我的结论是(shì),所谓魔法就是领先于时代的文化(wén huà)元素——先锋艺术、现代 文学、新鲜科学哲学思想(zhé xué sī xiǎng)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哈利波特就是一部(yī bù)小资知识分子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淫小说,一篇(yī piān)布尔乔亚的赞美诗。我相信我绝对不是(bú shì)唯一持这种观 点的人。《生活(shēng huó)大爆炸》有一集佩妮开车送谢耳👂朵(ěr duǒ)和艾米去餐馆第一次正式约会,佩妮(pèi nī)对谢耳👂朵和艾米之间的nerdy talk做无语状(zhuàng),谢耳👂朵反讽道:“Muggles!”哈利波特的世界🌍(shì jiè)大概是谢耳👂朵们很向往的(de)一个世界🌍。在这里,知识可以直接转化(zhuǎn huà)为生产力,最厉害的人物 都是(shì)学校里的教授。哈利波特世界🌍里(lǐ)的魔法能力是天生的,这也(yě)是一个充满优越感的设定。很多文艺(wén yì)或学术人士都认为自己和世俗(shì sú)大众有质的不同。比如说我就一直(yì zhí) 认为才华来源于基因和极早期的(de)成长经历。后天努力💪能提高学术和(hé)文艺修养,但是培养不出学术和(hé)文艺才华。伏地魔又是这种优越感(yōu yuè gǎn)的极端体现。伏地魔小时候在孤(gū) 儿院里承受着平庸和世俗的(de)压抑,而他的魔法能力又觉醒(jué xǐng)得很早,一直认为自己很特殊(第六部(dì liù bù)在邓布利多的回忆中,得知(dé zhī)自己是巫师之后说:“I knew I was special.”)。在魔法世界🌍(shì jiè)中获得成功之后,他像每一个暴发户(bào fā hù)一样对贫穷的往昔表现出病态(bìng tài)的仇恨。于是他杀掉了自己令人(lìng rén)失望的父亲,并且把对非魔法(mó fǎ) 的仇恨和作为巫师的优越感扩大(kuò dà)到整个世界🌍。以女权人物为偶像(ǒu xiàng)、由赫敏式的少女成长而来的奇幻作家(zuò jiā)罗琳,毫无疑问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de)女巫。而她那位能把自己 女儿👧(nǚ ér)创作并题字相赠的珍贵书📖籍拿(ná)出来拍卖的父亲,恐怕是个不折不扣(bù zhé bù kòu)的麻瓜吧……罗琳中学毕业之后还曾经(céng jīng)参加过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是没有被(bèi)录取,但她对 精英知识分子世界🌍的(de)渴望也许从来没有熄灭。 来如果让(ràng)阿德勒来分析,他也许会说伏(fú)地魔的事业是超越自卑的(de)一种扭曲形式。以弗 洛伊德眼光,纯血🩸(chún xuè)主义则可能只是弑父情结的延续(yán xù)。伏地魔最终杀死了哈利的“父(fù)”斯内普。罗琳在描写这一幕的时候(shí hòu),心里想的也许并不是哈利与斯内(yǔ sī nèi)普之间的恩 怨,但在我看来,纳吉尼(nà jí ní)的毒牙刺入斯内普喉管的那个瞬间(shùn jiān),是整个哈利波特系列最富象征意义的(de)一刻。

第1+2集,吐槽贴

其实片子整体不错,除了偶尔莫名的(de)拖沓和神经质的长时间黑屏(第一次,我(wǒ)还以为电脑死机了)…… 但还是想吐槽(xiǎng tǔ cáo)一些细节 -- 飞船坠毁,第一时间到场的(de)是持枪的军人……也行,离得近(jìn)呗 但整个搜救的过程都是(shì)举枪前行,就感觉十分笃定,这船上(chuán shàng)有东西来者不善 -- 说是来救援的(de),但...

63.13K
5天前

难得糊涂

这部电影🎬虽是叫《青蛇》,但因为里面(lǐ miàn)法海的戏份过重,因此人们往往对(duì)法海似乎更有兴趣,而会略略忽视(hū shì)小青。所以我在此很想谈(tán)一下我对小青的理解。 小青是(shì)一个只有500年道行的小妖,跟着姐姐(jiě jiě)来到人世间想要修成正果。但是她自始至终(zì shǐ zhì zhōng)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人。 小青很(hěn)懒惰,...

90.98K
5天前

Vivre sa vi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1962 序幕:将你借给他人,但把自己(zì jǐ)留给自己。 娜娜只是一个普通的巴黎(bā lí)女孩👧。普通得,不觉得她能够成就(chéng jiù)什么。 影片的第11幕很好玩,娜娜(nà nà)在餐馆遇到哲人。“突然间我不(bù)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常常出现这种(zhè zhǒng)状况: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了(le),...

64.22K
5天前

电影🎬《非标准恋爱💗》今日上映 管乐周澄奥谈个(ào tán gè)恋爱💗笑“喜”个人

迅播影院讯 今日,由邢潇执导,由管乐(guǎn yuè)、周澄奥领衔主演,姚弛、张小婉、刘迅特邀出演,锤(chuí)娜丽莎、王天放友情出演,吕严特别出演的(de)爱💗情喜剧电影🎬《非标准恋爱💗》正式登陆全国院线(yuàn xiàn),同步发布魔性洗脑片尾曲《高低有爱💗(ài)》M

76.44K
5天前

《鬼灭之刃》连续7周V! 新片《8号出口》第(dì)2名,《最佳孩子👶:传奇》第7名【国产电影🎬排行榜(pái háng bǎng)】

8月29日~31日国产电影🎬排行榜(全国周末票房(piào fáng)成绩,票房通讯社提供)已经公布。本周,《鬼灭(guǐ miè)之刃:无限城第一章岩座归来》(...

52.71K
5天前

《孤注一掷》为何迅速破10亿? 影片揭露诈骗(zhà piàn)集团 点映引发行业争议

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非《孤注一掷(gū zhù yí zhì)》莫属。影片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àn lì),境外网络诈骗全产业链骇人内幕在(zài)大银幕上首度被揭秘;还以(yǐ)5.37亿元的点映票房,创下了中国影史(yǐng shǐ)点映票房纪录,因这一行为在(zài)行业内部掀

30.64K
5天前

神木隆之介主演《大名破产》曝预告 明年(míng nián)6月日本上映

迅播影院讯 神木隆之介主演电影🎬《大名破产(pò chǎn)》发布预告,将于2023年6月23日在(zài)日本上映。 影片改编自浅田次郎同名小说(xiǎo shuō),围绕着被卷入人生麻烦的穷困(qióng kùn)的松平小四郎(神木隆之介 饰),背负了(le)25万两(约100亿

24.75K
5天前

洪京、卢允瑞、金珉珠来日本! 【《让我听到(tīng dào)你的声音》日本首映】

8月28日,洪京、卢允瑞、前“IZ*ONE”金珉珠联合主演(zhǔ yǎn)的《让我听到你的声音》在(zài)TOHO电影🎬院六本木新城举行,导演赵成...

47.04K
5天前

迅播影院传媒:《捞女游戏》VS《恋与深空》:孰是孰非(shú shì shú fēi)?

作者|GARY故事发生在上个月月末,1号的(de)一篇《?谁在捞谁?》引发「血🩸案」——很多(hěn duō)人似乎都不在意文章到底在说(shuō)什么,0帧起手,上来就开骂,从(cóng)骂文章到骂作者再到随机(suí jī)挑选一位网友互骂

85.51K
5天前

漫威CEO凯文费奇:我们不会复活钢铁侠(xiá)

迅播影院讯 近日漫威影业CEO凯文·费奇对外(duì wài)媒《名利场》表示,没有复活小罗伯特·唐尼(táng ní)扮演钢铁侠的计划。“我们将保留(bǎo liú)那一刻,不再触及那一刻。多年来,我们花费(huā fèi)很多力气设置并实现了这一(yī)目标(《复联4》中钢铁侠

42.05K
5天前